自从1920年代舰载机首次登上战舰以来,各国海军纷纷尝试研发“混合型”舰船。初期,许多设想和图纸层出不穷,但实际落地并成功应用的方案却寥寥无几。直到1933年,瑞典成功建造了哥特兰号航空巡洋舰,成为这类战舰的首个代表之作,标志着混合战舰的开端。然而,哥特兰号的诞生并未立刻促成航空巡洋舰成为主流,反而暴露了这种舰船的许多不足。各国在反思后发现,为了加强侦察能力而大幅削减火力,实质上削弱了舰船的作战效能,这让这种设计显得有些“鸡肋”。尤其是对于资源丰富的英美两国来说,投入巨资制造这种“两面不讨好的船只”不如直接选择一艘战列舰加上一艘航母组合。因此,之后各国在航母和战舰研发中逐渐放弃了航空巡洋舰。
那么,航空巡洋舰就此“没落”了吗?其实并非如此。1962年,苏联受哥特兰号启发,开始建造自己的航空巡洋舰——莫斯科号。至于为何选择在1962年开始,这背后有一段复杂的历史。简单来说,苏联海军当时的首领SDL,一直坚持“大炮巨舰主义”,计划在1946到1955年间建造超过30艘轻巡洋舰和战列舰。然而,他身边有一位名叫库兹涅佐夫的元帅,深知航母的巨大战略价值,时常建议SDL加快航母的建设。库兹涅佐夫通过多次劝说,终于说服SDL在五年计划中将航母纳入。然而,随着SDL于1953年去世,继任的赫鲁晓夫却推翻了航母计划。而库兹涅佐夫因与赫鲁晓夫的意见不合,也遭到降职,最终遗憾退役。但幸运的是,接替他的是戈尔什科夫,他同样是一位坚定的航母支持者,聪明地避开了直接提及航母,而是将其命名为“反潜巡洋舰”。这艘船便是后来的莫斯科号。
展开剩余71%从设计上看,莫斯科号与哥特兰号颇为相似,最大的变化是将舰载机换成了反潜直升机,并且加装了导弹系统。尽管莫斯科号作为苏联海军的首艘“航母”在实战中的能力受限于吨位,但它为后来的基辅级载机巡洋舰打下了基础,成为苏联海军在航母建造上的起点。
对于苏联海军而言,航母建设之路充满了无奈。从沙俄时期到苏联时代,他们因种种经济与政治原因屡次错失大型战舰的发展黄金期。即便是艰难研发出来的战舰,往往也成了时代的泪水。为了尽可能与西方主流舰种接轨,苏联只能勉强接受“创新性设计”,导致出现了许多奇特的舰船设计。尽管如此,苏联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——拥有一艘可以投入实战的航母。
那个时期的苏联海军既缺乏资金,又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,但却希望能一举获得先进的舰种。然而,由于种种原因,最终很少有设计能够付诸实施,大多数设计稿都成为了纸上谈兵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未完成的设计如今在《战舰世界》这款游戏中得到了复原和再现。在最新推出的“S系时代补给箱”中,我们能看到许多曾经存在过的历史战舰。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艘便是S系8级巡洋舰博罗季诺。在游戏中,为了平衡历史设计与游戏机制,WG对其进行了一些改动,采用了相对较大的船体(64200血量),并设计了较薄的船壳结构。为了弥补转向不便的问题,博罗季诺的主炮采用了全前置炮塔布局,使其能保持舰体稳定,尽量避免频繁转身。只要掌握好战术,确保船头对准敌人,博罗季诺就可以稳定输出。它的主炮配备了8.4R 48的大巡散布公式,拥有平直的弹道和极高的炮弹速度,最大AP标伤可达到13250,穿深从536.7mm到812.2mm不等,单轮齐射能造成超过7万的伤害。31秒的装填时间对比同口径的其他舰船并不算慢,若加速到30秒以内,输出将更为高效。
另一艘在游戏中也颇具特色的船只是彼得罗·巴格拉季昂,这艘巡洋舰基于1943到1946年间的“65号项目”设计,装备了3座三联装180mm主炮。为了突出S系对大火力的追求,其180mm主炮的穿深和标伤被强化,使得实际火力能达到203mm口径的水平。每轮AP弹齐射能造成22W伤害,而它还搭载了10枚14400标伤的雷达鱼雷,射程可达8公里。在面对敌人近距离接触时,鱼雷成了它有效的反击武器。
除了这些经典战舰,S系时代补给箱中还包含了多种战列舰、巡洋舰、驱逐舰甚至航母。这些战舰品类丰富,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抽取。而且补给箱40抽就能保底获得一艘战舰,爆率也高达6%,对于喜爱战舰的玩家来说,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!
发布于:天津市胜亿配资-炒股配资资讯-正规股票配资门户网站-360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